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现代 >> 
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
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

发表时间:2022-05-19 11:42

《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》是由作者枯柿所著的一本线现代纯爱小说,主角是李致,主要讲述了:李致一朝意外落水后穿越到了一本书里,于是他打算避开男主不与他产生交集,后来遇到男主后才发现剧情偏差越来越大了。

最新评议:顾祁安终会归来。
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小说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
更新时间:2022-05-19
小编评语:
推荐指数:
开始阅读

《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》精选

立秋已过,栏花初谢,一扇凉风。

齐国公白邯素走在汉白玉铺就的路上,华裾鹤氅,目视前方。

长长的宫门大道在他脚下铺展,一路上丹楹刻桷,歌台高筑。

在即将进入养心殿时,他一抖衣袖,凝神听了听殿中声响,方迈过门槛。

天子魏宇正坐在御案后,手中执着一只朱笔,弯腰写画。从殿门口望去,只能看见他头上摇晃的十二冕旒。

听见了白邯素的脚步声,天子并未抬头,似乎是纸上的画不合心意,已经半白的眉毛皱起,落笔的力道重了些。

白邯素静静立在阶下,如同一具木偶。

“啪。”朱笔被随手放在了案上。

天子兴冲冲起身,大步走下玉阶,把画拿到了白邯素的眼前,“白爱卿看我这副画可是传神?”

画上那个锦衣华服的女子,正是荣宠多年的玉贵妃。

白邯素只是略略瞅了一眼,就立刻垂下头去,拱手向前:“陛下画的如同真人一般。”

天子抚掌笑了一会儿,才又回到御案前,把画放好,漫不经心地问道:“白爱卿觐见所为何事啊?”

白邯素把头抬了抬,眸中略有些湿润,已经花白的头发显出几分悲怆来。

天子见他如此情态,脸色凝重了些,正要开口发问,白邯素突然跪下了。

“老臣蒙先帝赏识,得以以布衣之身侍奉左右,战场凶险,不敢奢求埋骨桑梓之地,经营天下,不敢不竭尽驽钝心智,自问无愧于心......”

他声音逐渐哽咽,竟是说不下去了。

天子早已下到他面前,从明黄色的衣袖中伸出一只皮肉松弛的手,本想扶起他,想到什么,又改道搭在了他肩上。

他见这位先帝故友终于停歇下来,才柔声说:“白爱卿对禹朝的衷心天地可鉴,满朝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朕自然也知道。”

白邯素抬起一双饱含热泪的老眼,颤着手磕了一个头。

天子赶紧将他扶了起来,表情更柔和了:“白爱卿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?若是这样,朕定会为你做主。”

白邯素将这句话听进去,才抖着嘴说出来意:“老臣蒙受天恩,小儿镇远多年前遗失的幼子终于在民间寻到,特来叩谢。”

“幼子?!”天子的一对浓眉扬起来,一时竟然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。

他将眼前泫然泣下的老人上上下下打量一遍,差点怀疑自己认错了人。

当初追随先帝逐鹿天下的十几位开国功臣,在先帝去世后也陆续凋零,尚存的国公已只有白邯素和南荣誉两人,这也与白邯素是追随先帝的大将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不无关系。

南荣誉六十岁那年就已退隐苍州,白邯素却始终留在朝堂,如今也是七十有余了。

这位老国公子嗣并不单薄,反而枝繁叶茂,育有儿子十一人,但只有最小的一位是嫡出。

说起来白国公一生只有一位正室容国夫人,是与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表妹,两人伉俪情深,无论是战乱还是富贵的考验都挺了下来。

容国夫人体弱,是当时皇城里有名的病美人,生下如今的武定侯白镇远后就香消玉殒了。

许是天意看不得人圆满,武定侯连个正经的嫡子都没有,只有一个妾生的庶子,从小当成嫡子养了十八年,生的玉面红唇,偏爱耍弄刀枪,也是年轻一辈贵族子弟中出了名的好身手。

天子思忖良久,直到不经意间看到白国公后颈上的一道蜈蚣状疤痕,才灵光一闪,从久远记忆中寻出一件往事来。

“是十九年前讨伐藩王魏恭的那场大战?”

白邯素喉头一动,低低地说:“正是。”

天子又道:“我记得那场战役打得惨烈,敌手狡猾,最后一场战我军以寡御重,你白家陨了五个儿子,连你也受了重伤......当时京中有传言说那白张氏怀了身孕,沸沸扬扬的,皇后还曾派人去看望过;可后来白府并无喜讯传出,王军班师时白张氏也并无异样,这事就不了了之了。”

天子咂摸了一会儿,眉毛舒展开了,“莫非,白爱卿还真曾有过一个嫡孙?”

“传言的确不虚。”

“那为何会流落民间?”天子急忙问道。

白邯素的声音夹了激愤,又耗尽力气一般地垂下来:“是魏恭留在京城里的暗探,抱走了刚出生的幼子。”

他忆起往事也是百感交集,本来稳如死海的心绪也开始不平。

当年藩王魏恭作乱,是他白家首当其冲上了战场。

前线局势瞬息万变,魏恭在京城又势力不小,朝堂中后来还挖出几个暗中支应的大臣。

白张氏是主将家眷,怀的又是嫡长子,得知她有孕,白府如临大敌,决定秘而不宣。

本来将消息瞒得严严实实,可不知怎么还是泄露了出去。

那天夜里白张氏产下一子,新生儿的降生给连遭噩耗的白府添了一丝希望。可正当府里奔走相告之时,西院却突然走水。

因为府里能主事的男子都上了战场,等众人七手八脚地扑灭火时,却发现东院里的婴儿已被人抱走。

“府里一时如遭重创,镇远的三个小妾因为怕受责罚还吊死了两个,大喜逢大悲,很是低迷了些日子。”

天子已是听得怔忡,半响才低低道:“竟是如此。”

殿外不知什么时候刮起了强风,白府的小厮将马车停在了宫墙脚下,没有像旁的随从那样找地方避风,反而站姿挺拔。

白邯素从宫门口出来,仍是独自一人。

“老爷。”

白邯素点点头,上了马车。

沙漠边缘,石头城。

这里紧邻禹朝的边境线,长年尘土飞扬,峭厉秋风在空空荡荡的天地间游荡的时候,沙砾更是遮天蔽日。

此时日头西斜,站在城中,可以远远的看见城墙头升起了狼烟。

在城门口登记过,才走出不到百米,李致身后就吵嚷了起来,冷兵器碰撞的声音极容易让人发寒。

“戍楼发现沙匪,立刻关闭城门!”

守城官吏长年被沙土磨砺的喉咙破出一声吼,沉重的门栓严丝合缝地契合上凹槽,还未进来的商贾百姓都被关在了门外。

李致回头看过这一眼,心中对这边境艰险之地的认知又深了许多。

前面几条四通八达的街道,商肆的旌旗还未摘下,街上尚有晚归的百姓和收拾货架的小贩。

李致打量的同时,跟在他旁边的随从也警惕着四周,手掌一直在腰间的武器上游走。

所谓恶水出刁民,石头城土地贫瘠,百姓不牧不耕,赖以为生的无非是货贸,也因此,城门口终日人头攒动,犹如海潮。

这样的地方鱼龙混杂,一向最难管控,虽说石头城县令也不是个囊种,甚至比一般的县令还英明些,但总还是多留个心眼的好。

李致深知这一点。

往常他做些什么生意,两方商讨的时候总是约在自己知根知底的地方,防着小人作祟,也防着对方陡起什么恶念,可这次却不能了。

“快入夜了。”秦时月在一旁轻声提醒道。

李致回了回神,抬头见西方天空熔成一片赭黄,孤烟直上,想来是快到戊时了。

秦时月皱眉:“县令不是说会派人来接吗?”

随行的其他人也愤愤不平:“书信中明明信誓旦旦地说会保证我们的安全,还说什么只要我们一进城,他派去的人一定已经在门口恭迎着了,结果呢?城门口沙匪不少,县令的人却连个影都没有!”

“这话不要再说,”李致敛眉转过身,拿指头虚点上这群人的额头,“县令大人身为一城之主,自当以百姓为重,如今沙匪来袭,大人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一定,有何可抱怨的。”

李致明明比他们任何一人都要年轻,说起话来却比哪个都老成,句句都占着理,眸子里也一派凌然正气,一排大汉,竟没一个再敢吱声。

众人在李致的严厉眼神下俱都下意识地缩颈,忙不迭地点头,苏格道更是装模作样地打了下自己的大嘴。

李致忍不住一笑,面上的冷色登时就化开了:“芝麻大点事,还用不着动手。”

就在李致说这话的当儿口,从正北的主干道上跑来一队骑兵,个个身披着沉重的铁甲,即使在昏黄暮色之下,从那盔甲上闪出的寒光也依旧摄人。

“行人速速避让!行人速速避让!”

在前面清路的士卒大声喊叫着,粗暴地把尚未来得及避让的行人扯开,李致当即往后退了退,闪在了一家酒肆的旗帜之下。

士卒很快来到李致一行人的面前,由于他们和当地人截然不同的肤色,还特意多看了他们两眼。

“是龙甲军吗?”李致的随从中有人惊疑发问。

“的确是石头城的驻扎军队,”李致抚着手笑了,被骁勇的骑兵点亮了眼睛,目光悠远:“我们不就是为这些人来的吗?”

骑兵一过去,城门口更加戒严,烽火台燃起了狼烟,弓箭手已藏在了雉堞后,看来这一次沙匪不是虚晃一枪。

“走吧,”李致最后看了城门口一眼,“既然县令大人不来接,我们就自己去找。”

李致声音清润平和,顷刻之间随风浸入了夜色。

街道上旗子已经被逐渐收起,军队走过的街道空白一片,几乎没有行人可以让他们问路。

李致看了眼逐渐焦急起来的众人,突然道:“你们知道魏节么?”

他本意是想寻个话题让几人聊聊天放松一下,没想到原本还四处张望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一顿,接着用一种奇异的眼神看过来,皮似乎都紧了一下。

寂静之中,秦时月抱臂,率先问道:“提他干什么?”

李致心下奇怪,不答反问:“为何不能提?他不是个风云人物么?”

秦时月面色也变得同其他人一样古怪,犹豫了一会儿,看见李致眼里实打实的疑惑,还是认真解释道:“也不是不能提,就是现在这种时候提不太合适。”

李致更奇怪了,紧追不舍道:“怎么就不合适了?”

他想着石头城虽然风沙大,但也不至于隔着几丈远连个话都传不过来。

话说这城造的恰如其名,连房屋也都是石筑的,清一色的平顶,乍一看整齐的悦目,在暮色中影影绰绰的却有些瘆人。

秦时月立定,也不知和他怎么解释,一时沉默了。

“哎呀,”苏格道挤出来,挨在李致身边,简单粗暴地指了指天色:“您瞧瞧这是什么天?阴云罩顶,大风都要将人吹跑了,本来就是鬼见愁的地方,咱再边走边谈着个地府阎王,这不妥妥的黄泉路吗?”

“什么阎王?”李致皱起修眉,满脸不赞同,甚至收起了手中折扇,“你不会在说魏节罢?”

这也太夸大其词了,魏节虽然以外氏之人承了皇姓,曾经做过几件轰动一时的糊涂事,但也绝对称不上是个恶人一至少比不上他那几个白得来的兄弟,如今为一方刺史,也勉强算得上安分守己了。

虽然这种安分只是表面。

李致眉间划过一抹沉思,暗暗地接道。

“还能有谁?”苏格道比李致还惊讶,瞪的眼都圆了:“那人最是无恶不作,这不是天下皆知的事儿么?”

李致还未开口反驳,苏格道就掰着手絮絮数落起来了:“在抓周礼上拔了当今圣上的胡子、国子监读书时气病了好几个老太傅、十几岁就去青楼狎妓还打死了好几个勋贵子弟......”

“停,”李致神情复杂,“抓周礼也算吗?”

“怎么不算?”苏格道义正辞严,一本正经地道:“这不是那人做的吗?以下犯上可是大不敬!”

要是平常,李致现在话头就该止了,毕竟和苏格道这样一根筋的属下谈话属实容易心累。

可这脏水泼的不明不白,魏节也太冤了些,好歹是个主角,总得有点主角的待遇。

李致敛容正色,摆出了要与他据理力争的架势:“除了这些,你就没有其他可说的了吗?”
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小说
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
《故人千里,归来对影》是由作者枯柿所著的一本线现代纯爱小说,主角是李致,主要讲述了:李致一朝意外落水后穿越到了一本书里,于是他打算避开男主不与他产生交集,后来遇到男主后才发现剧情偏差越来越大了。

最新评议:顾祁安终会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