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师父你到底行不行啊》的主角是叶孤舟孟侃,是作者南山有狗的一本正在火热连载中的小说,该小说主要讲述了:孟侃最近觉得而他的徒弟好像有点不对劲,他该不会真的听信别人的那些流言了吧!不行,他可是要做一个好师傅的。
《师父你到底行不行啊》精选:
叶孤舟端坐在蒲团上,窗外柔和的光线勾勒着他无可挑剔的侧脸。
木屋里弥漫着木头特有的清香。
短暂的静谧后,孟侃突然抬手指着叶孤舟旁边的窗户道:“那日,我就是在这里,看到一叶孤舟,从远山处悠悠而至,然后,你便来了。”
“所以你给我取名叶孤舟?”
“当时你好像并不喜欢这个名字?”想起那日叶孤舟的表情,孟侃忽而笑道。
叶孤舟道:“听上去很孤独。”
“我当时没想那么多,你若是不喜欢,我再帮你改一个?”孟侃坐起身来,揉了揉手肘,走到叶孤舟对面席地坐下。
“一个名字而已,师父不必为此费心。”
难得叶孤舟今日愿意多说两句,孟侃又道:“也对,等哪天你想起从前的事,便用不上这个名字了。”
“从前的事……”叶孤舟微微蹙起眉心。
孟侃背靠着木板墙,低头抠着蒲团边缘的干草,接道:“别担心,总有一天,你会想起来的。”
叶孤舟依然挺着腰背,像块石头一般盘腿坐着,“若是悲惨的记忆,倒不如就这样忘了。”
“不管怎样悲惨的人生,总会有一道光,照亮阴暗的角落。”
“师父找到那道光了吗?”
“怎么,你觉得我的人生悲惨吗?”孟侃挑起唇角,不答反问。
叶孤舟不知如何接这句话,师父虽然在这孤峰之上庸碌度日,虽然修仙之途止步不前,但都算不得悲惨。
“从未听师父提过家人。”
“我是孤儿。”
呃,这就很惨了!
叶孤舟似乎说错了话,他很快地扫了一眼孟侃,见孟侃依然低着头扒拉着蒲团上的干草,脸上未见异色。
孟侃额前一缕碎发耷下来,被从窗缝钻进来的风轻轻扬起,他垂着眼眸,叶孤舟看不到他眼中波动的情绪。
“说不定我也是孤儿。”叶孤舟想了想,觉得还是说点什么的好。
孟侃总算将那一根干草给扯了出来,却也将蒲团扯出一个小窟窿,他有点心疼了,没事瞎扯个啥。
“你放心,就算你是孤儿,师父也会养着你,不会让你挨饿受冻的。”孟侃抬起头来,看着小徒弟笑道。
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疼惜,正好被叶孤舟捕捉到,而他的话,也重重砸在叶孤舟的心坎。
好似空茫的识海里,真的出现了一道光。
“师父,菜地都浇好了,您和九师弟稍待片刻就可以下来了,您还有什么吩咐吗?”冬青挑着粪桶站在古树下,仰起脖子,扯着嗓子喊道。
“牛吃草了吗?猪喂食了吗?”
冬青委屈地撅起嘴,“师父,我都还没吃呢?”
“你是要我喂你吗?”
“不敢,弟子这就去放牛。”
刚走出几步,木屋里又传来师父的声音:“晚上给你们包饺子。”
冬青立马笑逐颜开,转身喊道:“师父,我要吃韭菜味的。”
肩上的粪桶随着他急急一转,险些飞出去,砸了孟侃的茅草屋。
……
时间一晃而过,半个月后就是摘星大会的日子。
去千泽城,得先走三天水路,徒步翻过两座大山,一天后换车马赶六天陆路,算上阴雨天路上耽搁的时间,他们明日就得出发了。
叶孤舟正在收拾行李,两件代表云山派的青色衣袍,能穿出去的只有一件,所以路上只能穿师父送给他的粗麻布衣。
叶孤舟身高约摸五尺半,在云山派中,比他高的没几个。
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师父。
也好在孟侃比他高了寸许,不然他连这粗布麻衣都没得穿。
没错,师父送给他的,都是自己的旧衣服。
半年前叶孤舟来到星落峰,除了一把剑,再无其它行李。
孟侃在衣箱里翻出几件没有打补丁的旧衣服,拿给叶孤舟的时候,心里埋怨着师尊:就知道花钱买酒,也不给这可怜孩子买两件换洗衣裳。
云山派有个小气规定,三年才发一次新衣服。
星落峰弟子每日里养猪种地,好的衣服哪敢往身上套,平日里打些野味去外面的集市上卖了,买些粗布裁几件衣服,将就着也熬了这么些年。
叶孤舟在衣箱里翻出两件看上去五成新的衣裳,正要用布裹了,想了想,又从箱底将那条霜色的发带掏了出来,盯着发带尾端紫檀色的绣品看了好一会,他还是猜不出师父到底绣了个啥玩意。
“师弟在房里吗?师父喊你过去。”七师兄桑荀的声音在门外响起。
“我这就来。”叶孤舟将发带放在青色的衣袍上,将包袱打了结,便起身打开了房门。
桑荀刚抓了两只山鸡送到厨房,还没来及坐下喝口热茶,师父便给他派了这个跑腿的活。
“师弟你快去看看,江那边的狗玩意给你送了好些东西来。”
叶孤舟要出远门,江那边自然不会没有动作。
古树下各种东西堆得跟座小山似的,吃的用的,一应俱全。
小满两眼放光,以九师兄的性子,这些东西他是不会带着上路的,肯定又是便宜了她。
而孟侃的目光则落在那些发带上,这些人还真是有心了,前脚偷,后脚送,这送的绝不会是他们偷的那条。
“你且挑两条吧,总不能一直用这木簪。”孟侃指着满地的发带对叶孤舟说道。
说是木簪,其实就是一截枯枝。
叶孤舟只淡淡扫了一眼,就别过了头,“不必了,我不习惯用他人之物。”
孟侃眼角抽了抽:不习惯用他人之物?你这身上穿着的,应该是我的衣服吧?
叶孤舟一点也不心虚,他微微抬头看着孟侃头上的玉簪,道:“师父可否借我一支玉簪?”
你这语气哪里是借,分明在说:你头上这支玉簪,我倒是勉强可以接受。
当初孟侃之所以将自己的发带分一条给叶孤舟,而没有送他玉簪,怕的是这簪子不会在叶孤舟头上逗留太久,便会被人顺走。
毕竟在发带上绣字简单,而在玉簪上刻字,稍有不慎,磕了断了,孟侃岂不要心疼死。
但如今小徒弟亲自向他讨要,他自是没有不给的道理。
好师父的形象,他还是要维持下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