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古代 >> 

故人约

故人约

发表时间:2021-04-08 14:05

小说《故人约》的作者是提笔忘字,该书主要人物是秦明津唐锦苔,故人约小说讲述了:秦明津和唐锦苔两个人之间的心中一心只有他们的事业,但是现在好像有点不一样, 他们的心里好像开始有了点其他的东西。

属性: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,除了你。

故人约小说
故人约
更新时间:2021-04-08
小编评语:原来你也是个事业狂。
推荐指数:
开始阅读

《故人约》精选

次日,永延帝大张旗鼓地拨了三匹御医到郡亲王府,朝臣跟风向,大批珍贵药材像雨点般落在郡亲王脑门上,只见郡亲王弯腰驼背,一副唯唯诺诺受不住天恩的模样。

秦明津胳膊上那不深的伤口不知受不受的住这诸多补品,架不住朝臣热情客气,推是推不掉了,王府管事的马叔只好拟了单子,将东西收了锁进库房。

郡亲王前头应付朝臣,秦明津后院应付御医,父子俩忙的中午饭都没顾得上一起用。

好不容易打发了御医,差人套了车送拎着药箱的一干大人回王宫复命,已是寅时。

秦明津有些饿,对着舒雷轻声说:“去拿点糕点来用。”

舒雷应声去了。

舒雷点心没拿回来,就有小丫鬟迈着小碎步来报:“公子,碧宵郡主来了。”

碧宵郡主闺名高诗晴,兄长是小侯爷高思进,父亲定都侯高逸飞。

高诗晴生的沉鱼落雁,闭月羞花,还赋有才名,王都之中,不管是为了定都侯的权势,还是为了碧宵郡主才貌,想与之结亲之人如过江之鲫。

秦明津虽与小侯爷高思进,从小同在宫中师从一位太傅,自然是很相熟,与其妹妹碧宵郡主束着礼仪,男女授受不亲,只有到了每年的宫中佳宴,座次虽然遥遥相对,但是隔得实在太远,又有歌舞在中间眼花缭乱,混了个大概脸熟,其人品性才名,也全都是道听途说。

秦明津心想,这碧宵郡主来做什么。

心思落回,人就到了。

秦明津(字 如安)与碧宵郡主周旋了几圈,发现此女子不愧是宫中皇后颜清缈膝下长大的,与自己一样,装模作样本事登峰造极。

:“如安哥哥,可看清了何人伤了你。”

:“不曾。”

碧宵郡主看着秦明津彬彬有礼,客气疏远,心中一片思量,搁下了皇后赏赐之物,又有的没的说了几句话,碧宵郡主便道:“如此,明津哥哥,我便先回去了。”

:“来人,送送郡主。”

待碧宵郡主走远,秦明津看着王府花园里光秃秃的花枝想,皇后这个时候让碧宵郡主高诗晴来做什么,打听消息吗?想打听消息,让小侯爷高思进来不更合情合理些吗?这郡主来的好没道理。

秦明津收回目光,想起西偏院还有个捡回来伤的比自己重的多人,穿过曲折的回廊,去偏室看唐锦苔,发现唐锦苔没有躺在床上奄奄一息,精神不错的站在了窗边上。

:“你恢复的不错。”

:“还好,皮肉伤。”

唐锦苔身上穿的是秦明津半新不旧的棉衣,应该是舒雷找人翻出来递给他换上的,二个人身高相差太大,唐锦苔比秦明津高大半个头,衣服穿起来肩膀嫌紧,手腕也漏了出来,即便如此,也比他自己那身全是血污灰尘的好。

下午日头偏西,西偏院墙根栽了排风附庸风雅的竹子,阳光,茂竹,站在窗口的唐锦苔,这便是秦明津对唐锦苔初次见面最深的印像。

:“能起身了,我送你回去,相必唐副将与徐州府该急了。”

:“好呀,如此,多谢了。”

唐锦苔对此深表赞同,他早就想回去了,整个上午,只有舒雷那木头人一样立在房里,问什么都当没听见,让他去找秦明津,他说了句:“主子忙着呢。”

就这么一句话就将人打发了。

秦明津没直接告诉唐锦苔身份,唐锦苔也不是个傻子,秦明津那阴阳怪气的毛病,看衣服配饰大概是个皇亲国戚,还有,他不喜欢秦明津身上仿佛像是王都寒月的那种感觉,看着皎洁,却森冷,如此种种,都令他讨厌。

越讨厌就越想回去。

唐锦苔被送回徐文思宅子的路上,徐文思不知唐家儿郎已经无事,与唐冯嘉一起追在翰林掌院学士卢融的官袍后急道:“老师,您再使使力,那是唐锦苔,锦苔啊!”

卢融停下脚步,没看说话的徐文思,看着唐冯嘉,对着他深施一礼:“我受了唐家大恩,必当还报,先回去等一等吧!”

二个人神色忧郁,尤其是唐冯嘉,头发又白了几根,正在有些不知所措间,忽听有人唤徐文思,

:“老爷,唐副将,安隐回来了。”

二人又惊又喜,打道回府。

这个年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。

新年后,便是永延十二年。

镇抚大将军颜清誉赶在年前远征西南,年后没几日,大军日夜兼程,已赶赴战场。

年后正月初八,司政殿首次司政。

永延帝肃穆的脸在威严大殿衬托下更显天子之威。

此次所有朝臣俱在,郡亲王领着闲职,带着一脸平静无波的秦明津站在前面,独缺了太子秦明业。

镇抚大将军颜清誉远征西南,对社稷有功,其最得意嫡子颜云天的瘸腿查到了太子头上,为着镇抚大将军颜清誉,与定都侯高逸飞二家的权势颜面,也为了安定大将军所带领大军的军心,永延帝少不得也要冷落冷落东宫。

东宫一低头,郑王就露了头,郑王秦明翰,此人别的先不论,生的是真好看,大约是他的生母,永延帝的哪个妃子相貌上佳,才给了郑王秦明翰犹如一枝立于人间高崖上兰花,唯有清风明月才能与之共遨游于天地的风采,光看相貌,秦姓皇室之子,个个都不差,各有各的风采,这郑王,是三位皇子中,皮囊最上佳之人。

这第一次开朝议事,重中之重,太子就被寻了个由头关在东宫,有人暗暗揣测帝心,是不是真的想废了太子,改立郑王秦明翰。

朝中风向有渐渐往郑王一系靠笼的趋势,郑王的势头强劲,借着春风蔓延至整个王都。

在朝臣心底暗暗腹诽之时,兵部有军报启奏:“圣上,镇抚大将军平叛西南,西南地势险恶,道路难行,多沼泽丛林,瘴气肆虐,那西南环山,气候与王都大相径庭,将士难忍环境之恶,苦不堪言,好在镇抚大将军稳定住了军心,此刻,战时胶着,胜算仍在,只是几次交锋,大将军发现我军铠甲装备并不适用西南战场。”

说话间,兵部尚书从袖口里掏出一卷牛皮纸。

:“启禀圣上,此物是大将军依着战事所需绘制的改良后的武器装备。”

一旁早有伺候的太监捧了图纸给永延帝。

永延帝看了看那图。

:“西南多密林沼泽,将士们惯用的长戟盾牌用处十分有限,战马更是发挥不了作用,此事紧急。”

兵部尚书又道:“圣上英明,所言极是,大将军出征之时,细细研读过西南地形,带的武器多为长刀,只是那长刀多年前依旧模所打造,笨重了些,不利将士负刀急行。”

永延帝扫了一眼朝臣,拍了板。

:“锻造新刃此事交于工部督办。”

工部尚书领命称是。

六部议了事,最后重心移到了户部。

大军出征,粮草军饷,武器装备,处处要用钱。

户部尚书朱瑞检(字廉栒)出列。

:“启禀圣上,国库虽有余力,此刻春耕,农桑国之根本,此处银两不能省去,西边玉峰关一带遭了旱,泾城遭了涝,都需户部拨银子赈灾……。”

简而言之,户部尚书朱瑞检的话,就是哪里哪里都要花银子,圣上,再这么花下去,有伤元气,再征一笔税吧。

永延帝听出话音,又扫了一遍朝臣,只看到了大小官员的乌纱帽。

北海州府向来富庶,徐文思这个北海州府大人心中叹了一口气,这模样,少不得是要回去多收一笔税了。

果不其然,永延帝在司政殿内金口玉言。

:“此事紧急,扬城、拱城,佩城与北海州府多征一笔税钱,来日秋收在补上。”

今日无风无雨也无晴,是个阴天。

下了朝堂后,文武百官三三两两走出殿门,徐文思赶早朝,没顾得上用早饭,早就侯在此处的家仆递上手中的包子,主仆二人边吃边走。

:“泉涌,你且等一等。”卢融叫住了徐文思。

徐文思止步,将手上吃了一半的包子递给了家仆,对着卢融作揖,恭敬的说:“老师。”

二人并立前去。

:“此次再次征税,百姓必会埋怨,你需得做好办好,说不定是个转机,北海富庶都是当年唐家的功劳,你政绩上比不上唐家,还有海寇作乱,圣上也不没有由头提拔,委屈你在原职上待了九年,为师等你回王都大展拳脚。”

:“是,多谢老师提点。”

这是事情不值得卢融亲自来追徐文思说话,都是些心知肚明的形势。

卢融又问徐文思:“那夜行刺案,真的不是有人想对唐锦苔动手,被郡亲王嫡子误打误撞解了围。”

徐文思想都没想就护着唐锦苔。

:“安隐说,不是冲他来着,我问过他,他出去游玩,临时起的意,事先并没有知道他就会走进那出事之地。”

卢融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

做官久了,就知道王都的水有多深不见底,各种人际关系不比那蜘蛛网简单。

徐文思与唐家父子动身来王都的那一刻,王都里的大人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。

天底下哪里来的不透风的墙。

唐家,唐家的事情源于唐锦苔祖父,唐斌,唐斌人如其名,是个文武双全的天纵奇才,十九岁中状元入仕,当年的北海州府还是一片荒凉,只有几个小渔村,渔民不善耕种,靠打渔填饱肚子,穷的叮当乱响,附近还有土匪流寇盘踞,真是再坏的地段也没有了。

北海与王都相距甚远,天子之威达不到此处,穷山恶水出刁民,状元郎出乎意料,放着其他地方不要,挑了此处治理,整整十三年,白衣怒马状元郎熬成了中年人,让北海的富庶初步成型,政绩卓绝,朝野侧目,其中艰辛不必言说。唐斌三十六岁入了中枢内阁,成了先帝(敦仁帝)最依仗的人,彼时,永延帝还是皇子,待先帝驾崩,永延帝登基继承大统,唐斌辅政,官拜宰相,权倾朝野,后因“捐监案”失了帝心,其子唐冯嘉贬为吹海风的北海副将。

这朝廷密事被时间冲了太久,差点就被遗忘在脑后。

唐家卷土重来,王都有些人或许是怕了。

徐文思不日便将返回北海州府,唐斌唐相之事多少有耳闻,时间过去太久了,详情弄不清楚了,他是真心实意佩服这位实干权相,与其子唐冯嘉交好,没带多少利益,只是单纯觉得唐冯嘉此人值得深交,是个豁达坦荡的君子。

二月早春,徐文思马踏归路,领了一半护卫先行回北海州府去征税,另一半护卫跟着一众妇孺身后慢慢回去,徐文思一走,唐家父子二人不好在暂居徐府。

唐冯嘉在徐府不远处置了宅子,选了黄道吉日搬了进去,又依着兵部调令做了不大不小的员外郎(掌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候等事。)

唐锦苔就这么跟着父亲在王都落了户。

唐锦苔不喜欢王都,觉得犯冲,先是大病一场,又被刺客追杀,徐阮丢了性命,对王都的那丁点期待因徐阮的死败的一干二净。

有时候他也会想,那晚要是自己乖乖留在徐府,不出去瞎跑,徐阮会不会就不会死。

自责与内疚困着唐锦苔,腰间的伤痊愈了,心里裂了一条缝。

唐冯嘉却对他说:“王都容不下唐家,在北海唐家势力没散干净,这么多年的庇护,让你很多事情都知道的不清不楚,刺杀,陷害,这些事情以后还会再发生,躲得了一次,躲不了一生。”

唐锦苔看着父亲,眼睛里有锐气浮现:“躲不掉,那就迎面直上。”

唐冯嘉:“这才是我唐家子孙。”

唐冯嘉白日去当值,唐锦苔就挑些书看,晚上待父亲下了值,会教他兵法与船舶构造知识,一如小时候,除了先生所授诗书,这些都是唐冯嘉额外让他学习的,唐锦苔心想:“都困在了王都,是回不去北海州府,做那海水里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了,父亲居然还没有放弃教他这些。”

腹诽归腹诽。

唐锦苔又学的很好。

故人约小说
故人约
小说《故人约》的作者是提笔忘字,该书主要人物是秦明津唐锦苔,故人约小说讲述了:秦明津和唐锦苔两个人之间的心中一心只有他们的事业,但是现在好像有点不一样, 他们的心里好像开始有了点其他的东西。

属性: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,除了你。